主页 > 新闻 > 刘颜涛谈篆书创作中的笔法技巧(一)

刘颜涛谈篆书创作中的笔法技巧(一)

2024-06-27 09:16:00  来源: 中国美术家网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729.jpg


       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题材的国画,从画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从这一角度,也可以把所有各体书法概括为正书和草书两种,即一种是静态工稳型的,一种是动态写意型的。这样则可以把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秦汉篆书等所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篆书创作中笔法技巧规整成静态工稳型和动态写意型两大类。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744.jpg


       一、执笔及写字的姿势

       执笔是习书的第一个环节,执笔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的效果。正如丁文隽先生所言:“书之用笔,犹解牛之用刀,剖木之用锯。执刀无法,不能批郤导窾;执锯无法,不能准绳中规;执笔无法,不能挥毫运墨,应手得心。” 历代书论中根据不同时代的书写条件和不同场合记录了名目繁多的执笔方法, 我们没必要抱泥以致无可适从。只要能掌握执笔灵活圆畅而勿使拘挛呆滞即为得法。因为只有执笔灵活圆畅方能使点画具飞动之势,点画具飞动之势方能显书法气韵生动之神采。而执笔灵活圆畅之法要,即指实、掌虚、腕平、肘悬、 身正而已。指不实,则无力运管,管且不动,何灵活圆畅之有,但“实”非“紧”, 若执笔太紧,则各指如绳缚管,管则欲动不能,欲求灵活圆畅益不可得。掌不虚, 则掌实而指死,指死则笔亦死。张怀瓘论书云:“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 腾踯顿挫,生气存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转运旋回,乃生棱角,笔既死矣,安望字之生动?”故掌虚之法,以笔在指端为要诀,以指尖支管,掌自虚矣。篆书用笔尤贵中锋,锋正来自笔管直竖,欲求管直,必须腕平。指须实而不紧,腕须平而能转。腕不单要平且要虚悬,万不可着案,着案则有碍笔之纵横牵掣、转侧挥毫。小字笔画短促,指实腕活即能尽牵掣提顿之势, 书写三分以上三寸以内稍大些字,则须肘近于案而不与案相摩擦,即虚肘。大字则须肘节高悬。肘腕离案之高度以字之大小为衡,字小宜低,字大宜高,又作工稳型篆书宜较低,作写意型篆书宜较高。执笔高低也然:小字、工稳型篆书执笔宜较低,大字、写意型篆书宜较高。无论写小字之坐姿还是写大字之立姿,都须身正,一为作书便利,二为免身体之疾病。苏东坡日:“把笔无定法, 要使虚而宽。”只要执笔能做到“虚而宽”,不必泥守定法。学书既成,则可随心所欲,任意挥运。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747.jpg


      二、篆书的笔法

       笔法的主要内容是指毛笔的运动过程,笔之运动可分两面,一为横面,一为纵面。纵面运动即笔锋与纸面的垂直方向,为高低运动,其作用在渡墨入纸, 指运笔过程中的起笔和收笔。横面运动即笔锋与纸面的前后左右运动,其作用在涂墨成形,指运笔过程中的行笔,行笔有中锋、侧锋两大类。起笔有藏锋、露锋两大类,收笔也有回锋、出锋两大类。纵横两面同时运动,即成由起笔、 行笔、收笔三部分组成的运笔完整过程,纵横两面运动相濡相依,主之以心, 导之以目,行之于手,做到筋骨俱备、血肉停匀、有象可征、变化无方。静态工稳型篆书中规中矩于起笔藏锋,收笔回锋,行笔中锋,使笔画凝重含蓄。古代书论中说“藏头护尾,力在其中”即是指此,线条显得珠圆玉润。动态写意型篆书则藏锋露锋同施,回锋出锋互用,中锋侧锋并举。露锋、出锋、侧锋具有强化点画骨力和使其精神外耀的作用,丰富了笔画的内涵,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了点画间的笔意联系。蔡邕云:“书法有二,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疾涩对比的强弱所产生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的强弱,体现出书写风格“工稳”和“写意”的不同。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750.jpg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754.jpg


       工稳型篆书:多以平动中锋,起收藏锋,线条粗细均一,结构空间匀称, 章法上字字独立,整篇书写用力一致,速度均匀,节奏平缓,展示出谨饬工整之美。篆书笔画惟“点、直、弧”而已,工稳型篆法之“点”,除常见于甲骨和金文外,一般以短横和短竖来表现,即使甲金文字中之“点”法,也须浑圆无棱角,贵平衡不贵欹侧。篆法之“直”须首尾浑圆,线之两端落笔和收笔都不可如楷书“按、顿”太重,中节与首尾秾纤一致,不可两头粗中间细,所谓篆书“线无起止”即是言此。篆法之“弧”运笔与“直”画同。不过行笔时易直为曲,弧之弯曲度无论大小,都须如曲索折钗,圆融有力,用笔要直管中锋,使笔锋平行画中,蜿蜒如走龙蛇,且行且转,如轮之随辙,不可顿笔侧锋,致出棱角。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758.jpg


      转折处须携肘转腕,稍配以微小捻管(捻管须不影响执笔运笔之自然状态), 以追求“篆尚婉而通”的审美效果。因为“婉而通”更直接地体现在“弧”画中,且弧画在篆书中组成变化出的丰富复杂的环形和复弧的盘绕排叠形态,也使“弧”画成为篆书笔法中最关键也最难掌握的笔画,难度既在“弧”画运笔顺逆不同的线条方向走势,更在复弧、环形分笔书写时笔与笔的连接,复弧和环形中的接笔成为篆书笔法中的关键。难点在于两个笔画的搭笔如何能不露痕迹,一般在两笔连接处都有藏锋、回锋,但在工稳型篆书中若如此,由于宣纸的洇墨效果,两笔相交重叠处必使墨重,以至露出痕迹,所以在书写时,在接笔处对藏锋逆人和收笔回锋的动作有所保留,动作稍轻或省掉逆人回收而直接书写。书写时,还应注意运笔的节奏,行笔过快则易枯疏,过慢则易臃肿。而且书写的用力一致、速度匀称并非绝对,其中仍有极微妙的提按、轻重、疾徐变化,方能静穆而不板滞。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00.jpg


      工稳型篆书以秦李斯的“玉箸篆”和唐李阳冰的“铁线篆”最为典型。这里我们引金学智先生在《新二十四书品》论述“工巧”的一段话作为对工稳型篆书审美的进一步阐释:布置精工、巧饰细琢,其内涵相当或相近于工细、工致、精致、精严、精密、停匀、巧丽、华饰、精雕细琢… 这种书艺风格美,大体上与拙朴、犷野等风格相反或相对。它如精工巧作的丝织品,铺锦列绣,雕绩满眼,但又并不矫作,而是天衣无缝;这直中绳,方中矩,圆中规,惨谈经营,经纬合度,但在创作过程中又得心应手,余裕从容一是丰盈,充实而富于生趣的,从中还特别能见出创作者雕肝琢肾的审美心智。 书家创作工巧的作品,关键在于功力要与之相当,这才是“工细”的“正宗”, 是艺术家苦心经营、精心雕琢的积极成果。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03.jpg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05.jpg


       写意型篆书:以中锋为主,辅之以侧锋(虽侧仍须与之以锋,不可卧之以笔腹),起收时而藏锋,时而任其铺毫散开,甚至于尽兴处出现开叉现象,有万毫理顺聚至笔端,也有群毫绞绕衄揉,用笔在中锋的基础上,讲究翻笔、绞笔、裹锋等,又辅之以提按、顿、疾涩、轻重的变化,充分发挥了笔锋各个部位的作用,所书的笔画不像工稳型篆书那样相对柔和均匀圆润,线条形质略见毛糙,不加雕饰,有万年枯藤之致,以满足人们追求历史厚重感的锈蚀残泐“金石气”的审美心理。或笔酣墨畅,“涨墨”以润含春雨,或笔枯墨渴,“飞白” 以干裂秋风,笔画之间和字与字之间有明显的映带呼应关系,呈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节奏感。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07.jpg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10.jpg


       写意型篆书入笔除大起大落的逆入藏锋外,多以抢笔(笔锋不落纸,盘空作折势谓之抢笔,也谓空逆),收笔多以衄笔(笔锋去而逆反,谓之衄笔,其势如蜗牛人壳,缩而不折,与回锋不同)和纵笔(其用笔如“掠”,虽露锋不藏亦须力至笔端,不可半途扫出)。笔画连接处常以虚接笔和意连笔断,这样更容易见笔触,在轻松率意中见灵动。其至一个复弧和环形在分笔书写时也露有痕迹。但这种掺入草法的写意型篆书。其用笔贵在痛快而又能沉着,最忌用笔横扫,锋未入纸,以致笔画薄弱,名曰率意, 实为潦草浮躁。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13.jpg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15.jpg


       总之,工稳型篆书是法多于意,写意型篆书是意多于法,写意型篆书不修边幅不讲整齐:笔致粗犷猛厉,率意自然,恣情任性。用《庄子.骈拇》 的话说,是“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它那纵任无方、不假匠心安排的犷野不羁之风和工稳型篆书那种整齐划一、纡徐典雅的格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微信图片_20240628091818.jpg


       刘颜涛  1965年5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书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安阳市书协名誉主席。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书法展览评委。作品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首届'翁同龢奖'书法奖”“2011中国书法年度佳作奖”等。参加“三名工程”50名家书法展,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书法名家56人提名展,“翰墨承传”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51人临创邀请展,首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收藏。出版“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2010、2011《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刘颜涛》《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  刘颜涛》《纸上云颜 • 刘颜涛诗文论集》等十余种作品集。


觉得好就分享吧:
    艺术家推荐
    新进艺术家


官网




未来之星